soujer

  • Quantum Enhanced Precision Measurement

    Quantum Enhanced Precision Measurement

    学术报告 2021年6月11日
  • 碳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

    碳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

    学术报告 2021年6月7日
  • 弱磁场下空穴自旋量子位构建成功

    近日,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ST)领导的欧洲科学团队成功构建了空穴自旋量子位。在弱磁场环境下,该量子位可高速操作并保持较长时间,将来有望造出结合半导体和超导体的新型量子计算机。自旋量子位被认为是构建量子处理器的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但仍需克服巨大的挑战。其中的关键是构建稳定的量子位,它是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最近,该研究所的卡萨罗斯小组在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的团队成员帮助下,通过一项实验展示了他们如何控制固体中一个空穴自旋量子位,进而找到一种新的、有前途的量子位

    前沿动态 2021年6月7日
  • 近藤物理和重费米子物理简介

    近藤物理和重费米子物理简介

    学术报告 2021年6月4日
  • 相隔十米的两个量子存储器间首次实现纠缠

    据发表在2日《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西班牙巴塞罗那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的研究人员首次在相隔10米的两个多模固态量子存储器之间实现了量子纠缠,将一个单光子存储在这两个存储器中,时间最长达到25微秒。研究人员认为,这是量子通信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开发出用于未来量子互联网的量子中继器。量子存储器的作用类似于传统互联网中的中继器,可提高信号强度和保真度,它与量子比特源都是量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但要在量子水平上运行这一系统,必须在量子存储器之间建立长距离的纠缠,并尽可能

    前沿动态 2021年6月3日
  • 中国科大首次演示多模式量子中继并实现两个固态存储器的量子纠缠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该成果6月2日23点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图1 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实现量子中继的原理示意图由于单光子在光纤传输中的指数级损耗问题,量子态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被限制在百公里量级。为了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的量子网络,需要采用量子中继方案。其基本思路是把长程纠缠传输的任务

    研究进展 2021年6月2日
  • 中国科大实现新型的固态自旋量子相干操控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碳化硅色心自旋操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王俊峰等人与匈牙利魏格纳物理研究中心Adam Gali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反斯托克斯激发的固态自旋体系的相干操控,该技术在量子信息处理及量子精密测量中具有重要用途。该成果5月2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固态自旋色心是实现量子计算、量子网络和量子精密测量的重要物理体系。光探测磁共振(ODMR)技术是读取色心自旋信号的方法,也是实现各种量子技术的基础。传统的ODMR技

    研究进展 2021年5月31日
  • Storage of OAM qubits and structural light in cold and warm atomic ensembles

    Storage of OAM qubits and structural light in cold and warm atomic ensembles

    学术报告 2021年5月28日
  • 磁性超导材料首次在室温下获得

    俄罗斯量子中心科研人员首次在室温下获得了磁性超导材料。有关专家认为,借助该技术未来可创建不需要复杂和昂贵冷却装置的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通常情况下,量子效应可在基本粒子中观察到,只有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能够观察到宏观量子现象。近年来,磁性超导材料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它是指含有磁性离子的超导材料,相关研究集中在磁性与超导性相互作用、两者共存可能性等方面。早期对元素、合金和化合物的研究都认为,磁性和超导性不可能在同一材料中同时存在,因为磁性离子与导电电

    前沿动态 2021年5月28日
  • 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前沿物理

    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前沿物理

    学术报告 2021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