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jer

  • Auxiliary-field Quantum Monte Carlo method for correlated fermion systems: II. Algorithms

    Auxiliary-field Quantum Monte Carlo method for correlated fermion systems: II. Algorithms

    学术报告 2021年7月9日
  • 中国科大实现室温下单个碳化硅自旋色心的高对比度读出与相干操控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碳化硅色心自旋操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人与匈牙利魏格纳物理研究中心Adam Gali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单个碳化硅双空位色心电子自旋在室温环境下的高对比度读出和相干操控。这是继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后第二种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高自旋读出对比度和高单光子发光亮度的固态色心,该成果对发展基于碳化硅这种成熟半导体材料的量子信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于2021年7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

    研究进展 2021年7月9日
  • Auxiliary-field Quantum Monte Carlo method for correlated fermion systems:I. Results of 2D doped Hubbard model and Fermi gas

    Auxiliary-field Quantum Monte Carlo method for correlated fermion systems:I. Results of 2D doped Hub

    学术报告 2021年7月8日
  • 中国科大实现迄今最快的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近日,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张军等联合浙江大学储涛教授研究组,通过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优化实时后处理,实现了速率达18.8 Gbps迄今最快的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Appl. Phys. Lett. 118, 264001 (2021)]。美国物理联合会(AIP)以“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实现尺寸和性能新基准(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ts Benchmark for Size,

    研究进展 2021年7月2日
  • 中国科大在新奇自旋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荣星等人对一类速度相关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在微米尺度给出了当下最严格的实验限定,该成果以“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on an Exotic Parity-Odd Spin- and Velocity-Dependent Interaction with a Single Electron Spin Quantum Sensor”为题发表在6月29日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7, 010501(20

    研究进展 2021年6月30日
  • Quantum Many-Body Simulations of the 2D Fermi-Hubbard Model in Ultracold Optical Lattices

    Quantum Many-Body Simulations of the 2D Fermi-Hubbard Model in Ultracold Optical Lattices

    学术报告 2021年6月25日
  •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500公里量级现场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创下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新的世界纪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利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小组研制的超导探测器,基于“济青干线”现场光缆,突破现场远距离高性能单光子干涉技术,分别采用激光注入锁定实现了428公里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同时利用时频传递技术实现了511公里TF-QKD,是目前现场无中继光纤QKD最远的传输距离。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和《自然·光子学》上,并被APS下

    研究进展 2021年6月23日
  • 中国科大观测到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的记忆效应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开放量子系统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与奥地利科学院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观测到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的非马尔科夫性,证明了量子记忆效应的操作依赖性。该研究成果6月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记忆效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疾病传播、生化过程、光纤通信等。记忆效应的长度、强度和结构等是表征物理演化的重要参数。在量子信息科学中,理解和控制记忆效应对于发展量子技术至关重要。由于系统和环境的耦合,开放量子系统的

    研究进展 2021年6月17日
  • 不破坏细胞 量子显微镜可详细观察活细胞细节

    显微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量子显微镜,可使研究人员在的情况下检查活细胞,看到其他方式无法揭示的生物结构细节。这为生物技术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且有望应用于导航、医学成像等领域。显微镜由量子纠缠提供动力,爱因斯坦将这种效应描述为“远距离幽灵般的相互作用”。来自昆士兰大学量子光学实验室和ARC工程量子系统卓越中心(EQUS)的沃里克·鲍恩教授说:“这是第一个性能超过现有最佳技术的基于量子纠缠的传感器

    前沿动态 2021年6月15日
  • 中国科大在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中山大学董建文、浙江大学戴道锌等研究组合作,基于光子能谷霍尔效应,在能谷相关拓扑绝缘体芯片结构中实现了量子干涉,相关成果以“编辑推荐文章( Editors' Suggestion)”的形式6月1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拓扑光子学由于具有鲁棒性的能量输运性质,在光子芯片研究方向具有实用化的应用前景。产生拓扑相变的关键在于通过破坏系统的时间反演对称性或空间反演对称性,以

    研究进展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