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jer
-
纳米结构表面设计、制造与应用
纳米结构表面设计、制造与应用
-
中国科大在基于光和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态制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物理评论快报》在同一期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在基于光和超导量子体系纠缠态制备方面的两项实验成果:实现了综合性能最优的量子点确定性纠缠光源和国际上最大规模超导量子比特纠缠态12比特“簇态”的制备。大规模量子计算技术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可扩展和高精度地实现量子态的制备与操控。多比特量子纠缠作为量子计算技术的核心指标,一直是国际各研究团队竞相角逐的焦点。然而,要实现多个量子比特的纠缠,需要实验的每个环节(量子态的品质、操控和测量)都保持极高的技术水
-
光量子集成芯片
光量子集成芯片
-
Artificial (dynamical) gauge fields in strongly-correlated lattice gases
Artificial (dynamical) gauge fields in strongly-correlated lattice gases
-
中国科大在红外图像上转换探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红外上转换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等人结合螺旋相衬技术,利用准相位匹配和频过程实现了红外图像到可见图像的上转换边缘增强成像,并且通过调控相位匹配实现了图像的视场增强。该项研究成果2019年4月4日发表在应用物理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Phys. Rev. Appl.11,044013(2019)]上。该项技术在生物成像、模式识别以及红外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工作于红外波
-
超晶格密码分发系统研制
超晶格密码分发系统研制
-
Symmetry-broken Microcavity Optics
Symmetry-broken Microcavity Optics
-
芯片上的零折射率:物理和应用
芯片上的零折射率:物理和应用
-
Designing Quantum Networks: From QKD links to the Quantum Internet
Designing Quantum Networks: From QKD links to the Quantum Internet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非局域可观测量的量子测量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小冶等人与来自欧洲的理论组合作,通过在量子测量中引入纠缠探针,首次实现了非局域可观测量的冯诺依曼(von Neumann)测量,并用来实验验证复合系统中有些情形下乘法规则会失效。该研究成果3月15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测量是量子力学最基本和核心的问题之一,根据冯诺依曼测量假定,量子测量会导致量子态坍缩到待测物理量的本征态。通常最原始的量子测量又被称作冯诺依曼测量,以区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