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jer
-
中国科大在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建立了在量子系统中实现基于非厄米哈密顿量的量子调控普适理论,并通过对金刚石量子比特的高精度量子操控,首次在单自旋体系中观测到宇称时间对称性破缺。该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parity-time symmetry breaking in a single spin system”为题,于5月3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上[Science 364, 878 (2019)]。
-
Data-Driven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Data-Driven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
Implementable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on Near-term Quantum Devices
Implementable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on Near-term Quantum Devices
-
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 extending the proofs to new protocols
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 extending the proofs to new protocols
-
超冷原子的量子少体与量子多体物理
超冷原子的量子少体与量子多体物理
-
中国科大与国内外合作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从八十年代初在二维电子体系中发现至今,量子霍尔效应作为超导之外的另一个著名宏观量子现象在凝聚态物理中催生出了一个越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其内在本质,是将数学中的拓扑概念引入物理,超越了Landau根据对称性破缺理论对物质分类的传统标准,为近年的拓扑物态与拓扑材料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量子霍尔效应是否只存在于二维体系?这个基础问题从二维量子霍尔效应发现后不久即引起领域的关注。早在1987年,Bertrand Halperin从理论上就预言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存在和它的测量特
-
Does an isolated quantum system relax?
Does an isolated quantum system relax?
-
超导量子计算在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随机行走的研究中。该工作将对未来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5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量子随机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在量子力学中的拓展,区别于经典随机行走,量子随机行走利用量子叠加态的特性,粒子在格点中游走特性需要用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统计规律来诠释。量子随机游
-
Scalable global gate on arbitrary ion-qubits
Scalable global gate on arbitrary ion-qubits
-
Lithium niobate nanophotonics – giving new life to an old material
Lithium niobate nanophotonics – giving new life to an old 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