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峰
-
中国科大首次对固态体系中类原子缺陷进行全同性检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等人在固态体系中开展了首个类原子缺陷全同性检验的工作,频率检验精度达赫兹级,基于这一结果提出了新型固态原子钟方案。该成果以“Identity Test of Single NV− Centers in Diamond at Hz-Precision Level”为题发表在近期《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127, 053601(2021)]。精密测量是人类深化认知自然界的重
-
中国科大在新奇自旋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荣星等人对一类速度相关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在微米尺度给出了当下最严格的实验限定,该成果以“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on an Exotic Parity-Odd Spin- and Velocity-Dependent Interaction with a Single Electron Spin Quantum Sensor”为题发表在6月29日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7, 010501(20
-
中国科大在非厄米奇异点拓扑性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荣星等人通过对金刚石量子比特的高精度量子操控,首次在量子体系中实现动力学环绕非厄米奇异点,并成功观测到基于奇异点的本征态转换。该研究成果以“Dynamically encircling an exceptional point in a real quantum system”为题,发表在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近年来,对非厄米量子物理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因其不同于传统厄米量子物理,展现出新奇的物理现象,在量子计算
-
中国科大研发新型量子比特读出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高保真度量子比特读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思路的新型自旋电荷转化方法,将“脆弱”的自旋量子态信息转移到“皮实”的电荷状态上,从而实现更高保真度的量子比特读出。该研究成果以High-fidelity single-shot readout of single electron spin in diamond with spin-to-charge conversion为题,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讯》
-
中国科大在金刚石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与理论合作者北京大学刘雄军等合作,在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体系的量子模拟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利用量子淬火动力学在实验上模拟了凝聚态体系中尚未观测到的三维手性拓扑绝缘体,并第一次对体内和表面的拓扑物理进行了全面的实验研究。该研究成果以Quantum simula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Chiral Topological Insulator为题,发表在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
-
中国科大在实用化量子度量方案实现上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实用化量子度量方案的实现上取得重要进展。该室彭新华教授与理论合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ile Gu教授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实用化的量子度量探针态优化方案,为实现大尺度量子系统中最优探针态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方法。该研究成果以“Probeoptimization for quantum metrology via closed-loop learning control”为题,于2020年7月1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
-
中国科大提出并实现纳米尺度电探测新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王亚等人在金刚石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并通过实验实现了一种以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单自旋为量子传感器(以下简称“金刚石量子传感器”)的电探测方法,并首次通过磁抑制的NV色心实现了金刚石近表面电噪声信息的提取,为金刚石量子传感器在电探测方向的应用提供新的途径。该研究成果以“编辑推荐”形式发表在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Nanoscale Electrometry Based
-
中国科大实现千赫兹级谱线分辨率的单自旋顺磁共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提出并实验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量子传感器的高分辨顺磁共振探测方法,获得了千赫兹(kHz)谱线分辨率的单自旋顺磁共振谱。该研究成果以“Kilohertz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single nitrogen centers at zero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上[Science Adva
-
中国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纠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林毅恒教授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Chin-wen Chou等合作,在离子阱体系实现带电原子和带电分子的联合调控,首次制备了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并且通过定量表征手段,确定产生的量子纠缠超过临界阈值。该研究成果以"Quantum entanglement between an atom and a molecule"为题于5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Nature 581, 273–277
-
中国科大首次实验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彭新华与理论合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麻志浩等,首次实验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该研究成果以“Uncertainty equality with quantum memory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为题发表在2019年5月17日npj Quantum Information 期刊上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5, 39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