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jer
-
Precision metrology using weak measurement
Precision metrology using weak measurement
-
中国科大实现两类不同量子资源间的相互循环转化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资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者提出量子相干性(quantum coherence)与量子关联(quantum correlation)之间的循环转化方法,并在光子系统中实验验证了该方案。该研究成果于8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不同物理资源之间转换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由热能转换成动能的蒸汽机的发明。
-
中国科大创造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7月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上。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以比特系统为例,初始时A和B两人共享一对纠缠光子,A编码2比特的经典信息在其光子上,并把光子发送到B,然后B对其手里的两个光子进行贝尔基测量,解码得到A发送的2比特信息。在这
-
Room-temperature quantum light sources
Room-temperature quantum light sources
-
Manipulat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pin-orbit coupled 5d- correlated matters by tailoring superlattices
Manipulat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pin-orbit coupled 5d- correlated matters by tailoring supe
-
中国科大率先实现皮秒精度任意序列发生器
中国科大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以突破时钟速度极限的时序发生方法,实现了时间分辨率达5皮秒(10-12秒)的任意序列发生器,将高精度时间序列发生功能的时间精度首次提升至皮秒量级。该成果以“A pico-second resolution arbitrary timing generator based on time foldingand time interpolating”为题,作为编辑精选文章并作为头条文章发表在7月2
-
Experimental Quantum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Quantum Illumination
Experimental Quantum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Quantum Illumination
-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ith optomechanical systems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ith optomechanical systems
-
The Quon Language in Quantum Information
The Quon Language in Quantum Information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 再次刷新量子纠缠世界记录
中国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汪喜林等通过调控六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该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从投稿经国际同行评议到被正式接收,只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由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在价值,欧美各国都在积极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国家级的协同攻关。例如,欧盟在2016年宣布启动量子技术旗舰项目;最近,美国国会也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