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jer
-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建造实用规模量子计算机
10月20日,光量子计算企业PsiQuantum宣布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签订一份价值2250万美元的合同,以正式确定双方在量子计算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强调了PsiQuantum和AFRL在量子光子芯片上的合作,这些芯片用于控制和处理基于单光子(光粒子)的量子比特。先进的量子光子芯片将由PsiQuantum和AFRL共同设计,并在纽约州的GlobalFoundries半导体工厂制造。该合同进一步推进了量子计算在光子领域的应用,团队实验思路为:基于现有成熟的半导体制造能力来加速规模化生产。关于PsiQuantum位于美国硅谷的光量子计算领域企业PsiQuantum基于光子量子比特,在提供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所需的规模上具有显着优势。目前正在与格芯合作生产量子芯片,这是通往有用应用所需的大规模量子系统的重要一步。资料来源: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1019005989/en/PsiQuantum-and-Air-Force-Research-Laboratory-Announced-22.5M-Contract-to
-
物质波干涉仪实现超越标准量子极限测量
JILA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一种由700个原子组成的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的物质波干涉仪,可以以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精度测量加速度。该成果于10月1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当今最精密和最精确的量子传感器之一是物质波干涉仪。人们利用光脉冲,通过吸收和未吸收激光,使原子团同步运动或不运动。这会导致原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正如研究生Chengyi Luo所解释的那样:“我们将激光照射到原子上,从而将每个原子的量子波包一分为二,换句话说,粒子实际上同时存在于两个独立的空间中。”随后的激光脉冲逆转了这一过程,将量子波包重新聚集在一起,从而使环境中的任何变化,如加速或旋转,都可以通过原子波包的两个部分发生的可测量的干扰来感知,这很像是对普通干涉仪中的光场所做的操作,但这里是德布罗意波,即由物质组成的波。在伽利略的重力实验的量子版本中,JILA的研究团队可以测量原子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垂直方向的空腔落下的距离,但同时具有量子特性带来的精准度。通过学习如何在光学腔内操作物质波干涉仪,研究团队能够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原子之间产生纠缠,从而更少噪声、更精确地测量重力引起的加速度。这是
-
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进军日本市场
10月19日,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itsu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日本和亚太地区合作销售量子计算技术,开发量子计算用例。双方达成了跨硬件和软件整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致力于量子应用程序开发,并为在各种量子计算领域工作的组织提供增值服务,预计到2040年全球价值将达到4500亿至8500亿美元。三井物产表示将通过Quantinuum的尖端量子计算专业知识和多样化的量子人才与三井广泛的业务平台和网络相结合,开拓广泛的工业领域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关于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itsui)是一家全球性的贸易和投资公司,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涵盖矿产和金属资源、能源、机械和基础设施以及化工行业,业务遍布全球约63个国家,并在亚洲建立了多元化和战略性的业务,以及合作伙伴组合。关于QuantinuumQuantinuum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量子计算公司之一,由霍尼韦尔量子解决方案公司世界领先的硬件与剑桥量子一流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相结合而成。Quantinuum以科学为主导,以企业为驱动,加速量子计算以及化学、网络安全、金融和优化领域的应用开发。其重点
-
美国和瑞士在量子计算方面达成新的合作
10月18日消息,美国将与瑞士签署一项协议,以支持双方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瑞士国家教育、研究和创新秘书处(SERI)高级官员将于10月19日赴美签署该项协议。两国早在2009年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瑞士国家教育、研究和创新秘书处(SERI)发言人Martin Fischer说:“我们的目标是加强美国和瑞士之间由来已久的合作,将进一步寻求促进双边研究项目的机会。”瑞士是利用量子技术确保投票完整性的先驱。2007年,瑞士日内瓦州部署了一个由瑞士科技公司ID Quantique SA开发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来保证选举顺利进行。美国公司也在瑞士进行量子研究,其中IBM在苏黎世运营其12个全球研究实验室之一,并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瑞士政府建立了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资料来源:https://www.bnnbloomberg.ca/us-switzerland-plan-new-cooperation-on-quantum-computing-1.1834326
-
欧洲将建首个量子互联网生态系统
10月14日,欧洲量子互联网联盟(QIA)启动了为期七年的计划,将开发一个全栈式原型网络,连接相距数百公里的两个都市地区的用户,以构建“欧洲制造”的量子互联网生态系统。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从2022年10月起持续3.5年,预算为2400万欧元。第一个目标是建立两个城域的网络,包含量子处理器和光子客户端,使用量子中继器的长距离光纤主干链路。这个网络将是完全可编程的,允许使用独立于平台的软件实现硬件支持的任何应用。第二个目标是为欧洲量子互联网创新创建一个量子技术转化为创新应用的平台,包括对企业家的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培养不同领域人才、用例开发,以及将学术和工业界专家聚集一堂的技术论坛。关于欧洲量子互联网联盟欧洲量子互联网联盟(QIA)由欧洲量子先驱QuTech、ICFO、因斯布鲁克大学和巴黎量子计算中心于2017年成立,由40个学术机构、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和量子技术创业公司等合作伙伴组成,目标是在欧洲建立首个大规模量子网络原型。资料来源: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digital/news/new-european-quantum-internet-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基于里德堡原子临界增强的高灵敏微波传感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相变的精密测量上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Klaus Mølmer教授和英国杜伦大学的Charles S. Adams教授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波电场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相关成果以“Enhanced metrology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a many-body Rydberg atomic system”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hysics》上。发展现代化先进量子测量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它既是国家重大需求,又符合国际化发展潮流。由于里德堡原子具有较大的电偶极矩,可以对微弱的电场产生很强的响应,因此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微波测量的量子体系。另一方面,由于里德堡原子之间具有长程强相互作用,常被用于模拟研究强关联系统以及相变。强关联系统在临界点附近对外界扰动更加敏感,可以被应用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虽然有大量理论报道利用强关联系统的临界状态去做量子传感,从理论被提出来十几年后,但在实验上一直未能成功实现。主要原因是:多体系统相变过程难制备、临界点
-
中国科大揭示原子分子中类FANO共振新机理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与胡水明教授团队合作,在原子、分子精密测量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他们揭示了原子分子精密光谱测量中的一种类Fano共振的新机制,发现在驻波场中对超窄线宽跃迁的激发会受到远失谐的强跃迁的影响,这对基于原子分子超窄跃迁的精密测量(如原子光钟、量子存贮等)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成果10月10日以“Fano-like resonance due to interference with distant transitions”为题在线发表于物理著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基于原子或分子体系中的窄跃迁能级的精密测量一直是众多研究的主题,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传感、计量以及光钟等。窄跃迁也可以被用于测定基本物理常数,检验基础物理学定律、寻找“新物理”。在应用中,为了克服窄跃迁自身对光吸收很弱的缺点,研究人员通常需要采用很强的激光驻波场来探测这些弱跃迁、同时消除由于原子/分子运动导致的多普勒频移。因此,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强驻波场中的窄共振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传统的原子和分子光谱学中,通常采用两能级或少能级近似,忽略那些与目标
-
凯捷咨询发布报告《可持续发展和量子技术》
10月17日,凯捷咨询发布最新报告《可持续发展和量子技术》,主题是量子技术如何助推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探讨了仍处于开发和运营早期阶段的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如何在未来进行实际应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及其所有会员国确定了17项全球目标,旨在“为所有人实现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蓝图”。世界各地政府和公司都在寻求采用关键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其承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凯捷报告认为,量子技术在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积极影响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创新平台,有可能改变许多行业和领域的关键活动,从而实现联合国的目标。报告说明了量子技术在优化、机器学习、模拟和传感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机会,并重点列举了量子技术对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应用评估。关于凯捷咨询集团凯捷咨询集团创始于1967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也是全球排名前五的管理咨询、技术和外包服务供应商,在全世界44个国家拥有超过115,000名员工。凯捷还拥有自己的量子实验室,一个由量子专家、合作伙伴和专业研究设施组成的全球网络,在英国、葡萄牙和印度等地运行研究项目,旨在推进量子
-
QED-C发布报告《量子计算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10月初,量子经济发展联盟(QED-C)发布了新报告《量子计算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呼吁加强政府与商业的合作。报告描述了新兴的量子计算用例,并为寻求更多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提供了建议。该报告表明了量子计算有四个广泛的应用类别:优化、模拟、线性代数以及因式分解。尽管一些量子计算的先驱已经发布了实现量子优势的详细时间表,但QED-C发布的报告在时间表上更加严格,并对美国政府提出了三项建议:1.寻找量子计算用例。建议联邦政府建立一个PPP,其使命是通过促进QC硬件和软件专家、应用领域专家以及政策和市场专家之间的合作,寻找可能的近期QC应用。这种伙伴关系应围绕一个重要的公共利益主题应用领域,政府将承担主要组织责任,确定重要的用例以及在解决这些用例方面取得有意义进展的标准。2.允许量子迭代竞争。政府的赞助对加速开发用于政府任务的量子技术是有效的,这需要遵循一种迭代的竞争方法,允许政府修改时间表和目标,以应对竞争者,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的可能性。3.开发量子挑战项目。联邦政府还应考虑的重点是开发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以解决量子计算的潜在技术开发。例如,美国能源部的INFU
-
中国科大验证真多体非局域性,证实用少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中所有关联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等人与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验证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随机性(LOSR, Local operation and shared randomness)理论框架下的真多体非局域性,结果表明用两体或三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产生的所有关联。该成果10月4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该期的封面文章。量子力学允许粒子之间存在非局域的关联,即量子非局域性。量子非局域性是实现各种量子信息过程的重要资源。对于多体系统,真多体非局域性被认为是多体系统中能展现的最强的非局域关联。真多体非局域性检验通常依赖于局域操作和经典通信(LOCC, Local operation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框架下的不等式的违背。然而在多体非局域性的检验中,我们通常需要假定不同观测者间联合测量的概率分布服从无信号条件(non-signaling condition),经典通信是禁止的,因此基于LOCC的真多体非局域性并不是良好的定义。在量子资源理论中,LOCC并不是唯一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