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萍
-
中国科大理论预言基于CoSb的新型高温超导备选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张振宇教授、崔萍教授研究团队在理论探索新型高温超导体系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基于“等价价电子(isovalency)”法则,预言低维稳定的CoSb层状结构是实现高温超导的新材料体系。该研究成果以“Exploring high transition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freestanding or SrTiO3-supported Co
-
中国科大预言C5NCl5分子在Cu(111)表面上可自组装实现高浓度高有序氮掺杂石墨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崔萍博士与李震宇教授、曾长淦教授等校内外同行合作,在氮掺杂石墨烯生长的原子尺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利用芳香性分子C5NCl5在Cu(111)表面上可自组装实现高浓度、高有序的氮掺杂石墨烯。该研究成果以“AKineticPathwaytowardHigh-DensityOrderedNDopin
-
中国科大在二维材料系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基于理论首次实现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纳米条带自下而上的可控生长
近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崔萍博士与校内外同行合作,揭示了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锯齿型纳米条带边缘重构的普适性原子尺度机理;进一步,基于所发现的边缘重构模式的可调性,与实验结合首次实现了二硒化钼纳米条带自下而上的可控生长,并揭示了其微观机理。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 17, 1097 (2017)]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8, 15135 (2017)]上。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
-
中国科大二维材料系列研究取得新进展:预言单层蓝磷“半层-半层”外延生长的非常规机制
近日,中国科大在二维材料系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理论上预言了在GaN(001)衬底上可外延生长单层蓝磷,并提出非常规的“半层-半层”生长机制。该研究成果以“Half Layer By Half Layer Growth of a Blue Phosphorene Monolayer on a GaN (001) Substrate”为题于2017年1月2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博
-
中国科大通过受限催化研究预言石墨烯覆盖下镍表面可成为理想产氢平台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陈伟博士、崔萍博士与中国科大、哈佛大学的同行合作,在二维材料受限催化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预言石墨烯覆盖下镍表面可成为理想产氢平台。该研究成果以“Enhancing the Hydrogen Activation Reactivity of Nonprecious Metal Substrates via Confined Catalysis Underneath Graphene”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纳
-
中国科大通过碳原子的协同“四重奏”在石墨烯分子条带中实现自旋量子通道转换
近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崔萍博士与曾长淦教授研究组理论与实验互动性合作,在石墨烯分子条带自旋电子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新进展,证明在锯齿型石墨烯分子条带间引入碳四元环,可以有效地打破边缘自旋量子通道的简并度,并以100%的可靠率翻转边缘态的自旋取向,以电荷掺杂的形式选择与控制所需要的单一自旋通道,从而多方位地展示了未来自旋电子学中不可或缺的自旋开关功能,同时实验上也制备出碳四元环连接的石墨烯分子条带。该研究成果以“Carbon Tet
-
二维材料激子效应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在二维材料激子效应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利用GW-BSE方法计算了单层黑磷、氟化石墨烯、氮化硼等一系列二维材料的激子结合能,并揭示出此类材料的激子结合能与其准粒子能隙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标度关系。该研究成果以“Linear Scaling of the Exciton Binding Energy versus the Band Gap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