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震生
-
中国科大超冷原子量子模拟获重要进展:格点规范场理论热化问题得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使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对格点规范场理论中非平衡态过渡到平衡态的热化动力学进行了模拟,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规范对称性约束下量子多体热化导致的初态信息“丢失”,取得了利用量子模拟方法求解复杂物理问题的重要进展。北京时间07月1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规范场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如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标准模型等都是满足特定群对称性的规范场理论。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在粒子物理学、宇宙学以及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由于其求解复杂度高,规范场理论体系中仍然有很多开放问题。其中,规范场理论描述的物理系统是否可以从远离平衡态经过演化达到热平衡就是一个备受关注并极具挑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人们理解高能物理中重核碰撞的问题,也将为现代宇宙学中大爆炸早期物质的形成提供物理解释。但是,使用经典计算机求解复杂的规范场理论是一个公认的难题,量子模拟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近年来,
-
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研究获重要突破:中国科大在71个格点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中成功求解施温格方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特伦托(Trento)大学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专用的量子计算机—71个格点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拟器,对量子电动力学方程施温格模型(Schwinger Model)进行了成功模拟,通过操控束缚在其中的超冷原子,从实验上观测到了局域规范不变量,首次使用微观量子调控手段在量子多体系统中验证了描述电荷与电场关系的高斯定理,取得了利用规模化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方法求解复杂物理问
-
我国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理论上提出并实验实现原子深度冷却新机制的基础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实现了1250对原子高保真度纠缠态的同步制备,为基于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规模化量子计算与模拟奠定了基础。北京时间6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布了该研究成果。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计算和模拟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推动高速信息处理的颠覆性技术,有望解决诸如高温超导机制模拟、密码破解等重大
-
中国科大在一维量子液体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等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管习文小组合作,通过对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进行量子调控和测量,结合量子可积系统理论,在国际上首次得到了一维有限温多体系统在经典气体和量子液体之间转变的量子临界性质,并通过测量其相位关联观测到了拉亭杰液体的幂定律关联特性,在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Editors’Suggestion)。美国物理学会网刊Physics邀请该
-
中国科大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首次在超冷原子体系中观测到任意子激发
最近,中国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在国际上首次通过量子调控的方法在超冷原子体系中发现了拓扑量子物态中的准粒子–任意子,并通过主动控制两类任意子之间的交换和编织,证实了任意子的分数统计特性,向着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a) 光晶格中的原子自旋纠缠态示意图(b) 任意子编织的示意图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通常根据其
-
中国科大在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中国科大潘建伟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光晶格中超冷原子自旋比特纠缠态的产生、操控和探测,向基于超冷原子的可扩展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在8月发表的这一期上以研究长文的形式报道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信息处理技术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推动高速信息处理的颠覆性技术。近十几年来,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已有很多实验演示了操控多个量子比特进行信息处理的可行性。尽管如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