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 中国科大在单分子精密测量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侯建国院士、王兵教授、谭世倞教授等发展了多种扫描探针显微成像联用技术,实现了对单分子在电、力、光等外场作用下不同内禀参量响应的精密测量,在单化学键精度上实现了单分子多重特异性的综合表征,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Science 2021, 371, 818–822)。精确测定分子的化学结构、识别其化学物种一直是表面科学的核心问题。即使在单个分子层次上,分子结构、电子态及其激发态、化学键振动、反应动力学行为等多维度的内禀属性均

    研究进展 2021年2月20日
  • 中国科大在铋超薄膜表面能谷和自旋电子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现有的利用电子电荷特性的电子器件很可能会被下一代基于电子能谷和自旋性质的高效节能器件所代替,因此,寻找合适的新型材料体系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日,中国科大单分子科学团队的研究人员在铋(Bi)超薄膜表面能谷和自旋电子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于3月11日以“Surface Landau levels and spin states in bismuth (111) ultrathin film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

    研究进展 2016年3月21日
  • 研究揭示石墨烯有序晶界的范霍夫奇异性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王兵教授研究组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STM)研究石墨烯有序晶界,揭示了原子尺度分辨的有序晶界结构,证明了有序晶界中存在范霍夫奇异性(VHS)。相关工作以“Evidence of van Hove singularities in ordered grain boundaries of graphene”为题,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2, 226802 (2014)。晶界是石墨烯材料中的一种结构缺

    研究进展 2014年6月10日
  • 中国科大揭示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反应微观机理

    近期,中国科大单分子科学研究团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揭示了锐钛矿二氧化钛(TiO2)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观反应机理。该成果以“Role of point defects on the reactivity of reconstructed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001) surface”为题,发表在2013年7月30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TiO2是太阳能转化研究中的重要材料体系,其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和人工光

    研究进展 2013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