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迄今最高精度的电子电偶极矩测量

  • 实现迄今最高精度的电子电偶极矩测量

    美国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JILA)的研究团队将电子电偶极矩(eEDM)上界值压缩到4.1×10-30e·cm,比之前的最好结果提升了2.4倍。这项新的测量意味着,如果将电子的大小比作地球,那么它形状中的任何不对称性都必须小于一个原子的尺度。该成果使得人们能够搜寻新粒子,所覆盖的质量范围可达到比目前大型粒子对撞机所能实现的能量还要高十倍,并可能有助于解释宇宙中正反物质的非对称性。该成果于7月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Science研究论文以《电子电偶极矩的改进界限(An improved bound on the electron’s electric dipole moment)》为题发表于《科学》杂志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初始状态应该以相等数目的物质和反物质形成——它们是彼此的镜像,具有相反的电荷。然而,在我们的宇宙中物质很常见,而反物质却很稀少。理论物理学家提出,某些亚原子粒子的存在可能使得物质占据优势。如果这些粒子存在,它们将在电子周围瞬时地出现和消失,从而使电子呈现出椭球形状。这些粒子的质量巨大,因此产生它们所需的能量也非常庞大,以至于即使在全球最大的粒子加

    前沿动态 2023年7月11日